技術資訊
動應變測量原理

 1、前言:

在工程中,構件除了受靜載荷的作用外,還常受到動載荷的作用。如被繩索加速提升或下放的重物、高速飛轉的砂輪以及鍛壓汽錘的錘桿等,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在外力作用下,構件上各質點有不可忽視的加速度,這是動載荷與靜載荷的本質區(qū)別。
  靜載荷是指由*緩慢增加到一定數值后,保持不變或變化很小的載荷。在靜載荷作用下,構件內各點加速度等于*,或非常微小可忽略不計,也就是說,此時構件各部分處于靜力平衡狀態(tài)。而動載荷是指使構件各部分產生明顯的加速度,或隨時間有顯著變化的載荷,此時構件處于不平衡狀態(tài)。構件中由動載荷而引起的應力稱為動應力。
  實驗證明,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是服從虎克定律的;在動載荷作用下,只要動應力不超過材料的比例*限,則仍可應用虎克定律,且彈性模量E也與靜載荷時的數值相同。
    交變載荷是動載荷的一種,這里主要討論由交變載荷產生的交變應力。隨時間而變化的應變稱為動態(tài)應變,在工程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構件在 工作時其應變?yōu)閯討B(tài)應變。例如汽車在行駛時底盤的大梁由于載荷變動而引起動態(tài)應變;旋轉軸受彎曲載荷時,由于軸的旋轉而產生動態(tài)應變。
2、動應變測量電路:
   動態(tài)應變與靜態(tài)應變測量基本原理相同,但由于動態(tài)應變隨時間而發(fā)生變化,動應變測量采用交流電橋,交流電橋的放大電路簡單無*漂,不受干擾。
動應變測量原理.jpg

輸出電壓特征方程:

  動應變測量原理1.jpg

電橋平衡條件:

Z1Z4-Z2Z3=0

|Z1||Z4|=|Z2||Z3|

Φ1+Φ4=Φ2+Φ3

交流電橋需滿足對臂復數的模積相等,幅角之和相等。
交流電橋輸出:

動應變測量原理2.jpg

已知:Z1=Z2=Z3=Z4,忽略△Z;

交流單橋輸出:動應變測量原理3.jpg
交流半橋輸出:動應變測量原理4.jpg 

其中:
動應變測量原理5.jpg;動應變測量原理6.jpg

交流電橋輸出除滿足電阻平衡條件,還要滿足電容平衡條件:

R1R4=R2R3
R2C2=R1C1

 

有應變時阻抗變化為:Z1=Z+△Z

Z2=Z+△Z

交流電橋輸出用復數表示:

動應變測量原理7.jpg

3、動態(tài)應力測量原理
    在電阻應變測量中,動態(tài)應變測量與靜態(tài)應變測量不同。靜態(tài)應變不隨時間變化,可以直接讀取或將數據打印出來。而動態(tài)應變隨時間改變而發(fā)生變化,須通過記錄儀器進行實時記錄或存儲,然后進行信號處理。動態(tài)應變不但要測量其應變幅值,還要測量其隨時間的變化規(guī)律,或者測量其變化頻率。不失真地記錄動態(tài)應變是確定測量精度的基礎。在電阻應變測量技術中,動態(tài)應變與靜態(tài)應變的測量基本相同,只是測量系統有差異。由于被測應變的頻率不同,各種動態(tài)應變記錄儀器的頻率適用范圍都有限制,因此應根據動應變頻率范圍選擇合適的儀器,除此之外還需考慮儀器之間的阻抗匹配以及數據處理方式。動態(tài)應變測量的幾種記錄器,其中筆式記錄器的工作頻率較低,電子示波器工作頻率很高,將它與高速同步攝影裝置配用,可用來記錄爆炸、高速沖擊等瞬態(tài)應變。目前,在一般的動態(tài)應變測量中,光線示波器和磁帶記錄儀正逐漸被與計算機相聯系的動態(tài)應變測試系統所代替。
   動應變的測量方法和靜態(tài)應變測量基本相同,將應變片粘貼在被測工件表面,將機械應變信號通過電橋盒輸入動態(tài)應變測試系統,再通過計算機對信號進行分析和處理。在開始測量前,首先進行標定,它由動態(tài)電阻應變儀(或動態(tài)應變測試系統)給出一個標準應變ε0,在分析(或記錄系統)系統顯示屏上得到標準應變的幅高H1、H2。在測量后,應再次標定,這樣在動應變曲線后,又可得一標定值H3、H4(見圖4-13)。在進行動態(tài)應變曲線分析時,就以此為標準尺度來確定被測動態(tài)應變之振幅(動態(tài)應變測試系統可直接在曲線上直接讀出瞬時應變值。)。其*大*小動態(tài)應變εdmax、εdmin計算公式為:

動應變測量原理8.jpg

4-13,由時間坐標讀出動態(tài)應變一個周期長度的時間t0,并按下式計算應變頻率f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動應變測量原理9.jpg  (4-27) 

動態(tài)應力σd由下式計算:
σdmax=Eεdmax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min=Eεdmi

上一個:發(fā)動機缸體主軸承座及主軸承蓋的動態(tài)應力和溫度測量
下一個:動態(tài)應變儀檢測高壓氣瓶殘余變形率的試驗研究
返回頂部